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濁毒理論研究分會 歡迎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 加入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手機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會介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會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知公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普講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岐黃民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業新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視頻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家風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果展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方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科普講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濁毒論治慢性腎病經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8-05-30 瀏覽數:198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李佃貴教授提出的“濁毒理論”是近年來提出的重要病因學說,是對中醫病因學的豐富和發展,這一學說為臨床上許多疾病的治療開辟了新思路,為“化濁解毒法”提供了理論依據,已被應用于多種內科疾病的治療。本文就“濁毒理論”和李佃貴教授應用“濁毒理論”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的臨床驗案介紹如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濁毒理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1 濁毒理論概述 ①濁毒的基本定義為:濁屬陰邪,毒屬陽邪。濁邪為病,多易阻滯脈絡,壅塞氣機,纏綿耗氣;毒邪傷人,其性烈善變,損害氣血營衛。濁、毒性質雖不同,然兩者常膠結致病,且毒之形成與濁有密切關系,故濁毒并稱,合而為病。②濁毒的來源:濁毒可為外邪,亦可為內邪。作為外邪,由表侵入;作為內邪,由內而生。③濁毒的致病途徑:濁毒病邪作用于人體,循人體絡脈由表入里,由局部至全身。④濁毒致病的病理變化特征:濁毒病邪膠結作用于人體,導致細胞、組織和器官的濁變,即形態結構的改變,包括現代病理學中的肥大、增生、萎縮、化生和癌變,以及炎癥、變性、凋亡和壞死等變化。濁變的結果是毒害細胞、組織和器官,使之代謝和機能失常,乃至機能衰竭。⑤濁毒的致病特點:易耗氣傷陰、入血入絡;易阻礙氣機、膠滯難解;具有遷延性、難治性、頑固性、內損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2 濁毒與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可歸屬于中醫“虛勞”“尿濁”“水腫”“關格”等范疇,其發病與腎關系密切,亦與脾胃、氣化密切相關。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脾腎受損,二便失司,三焦氣化障礙,分清泌濁功能失職,穢濁溺污不得外泄,蓄積體內。穢濁郁積日久,釀為濁毒。其病變過程往往是因虛致實,實更傷正。實邪中的濁毒既是慢性腎臟病的病理產物,又是阻滯氣機、導致病情惡化和臟腑衰敗的重要病理因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 化濁解毒為基本治療大法 濁毒致病多病情較重、治療較難、療程較長;可侵犯上、中、下三焦。以濕濁之邪為主者舌淡紅,苔膩、薄膩、厚膩、或黃或白或黃白相間;以熱毒為主者舌質紫紅、紅絳,苔黃膩,或黑或中根部黃膩。治療濁毒是“化濁毒”的過程,因“徒解毒則濁不化,徒化濁則毒愈厲”,所以化濁解毒要同時進行,方可濁化毒消?;瘽峤舛疽灤┲委熓冀K。臨床應用化濁解毒法治療時,當分清濁毒的輕重淺深、標本緩急、所在臟腑經絡氣血?;蚧瘽釣橹骷骖櫧舛?,或化濁解毒并重,有熱者兼以清熱,瘀阻者兼以活血。既防濁毒生,更防濁毒傳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.1 芳香化濁解毒法 濕濁之邪阻于中焦,日久化生濁毒。氣味芳香之品,多具有醒脾運脾、化濁辟穢的作用,故臨床癥見脘腹痞滿、嘔吐泛酸、大便溏薄、食少體倦、口干多涎、舌苔白膩等可選用此法。常用藥物為:藿香、佩蘭、半夏、蒼術、白術、砂仁、紫蔻仁、陳皮等品;常選小半夏加茯苓湯以溫陽化濕;或選用三妙丸以清熱泄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.2 通腑泄濁解毒法 濁毒內停日久,可致腑氣不通,邪滯壅盛。本法運用通瀉藥物蕩滌腑氣,保持腑氣通暢,使濁毒之邪從下而走,屬中醫學下法范疇。臨床用于胃脘脹滿,惡心嘔吐,口氣穢濁,大便秘結不通等癥。藥用大黃、川厚樸、枳實、蘆薈等;常用方劑為小承氣湯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.3 淡滲利濕解毒法 濕濁同源,濕久凝濁,久則濁毒內蘊。使用甘淡利濕之品,可使濁毒之邪從下焦排出。臨床用于肢體水腫,小便不利,身體困重,泄瀉清稀,舌苔白,脈濡等癥。常用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冬瓜子、薏苡仁等藥。常用方劑為五皮飲、五苓散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.4 清熱燥濕解毒法 濕久凝濁,熱久生毒,凡濕熱之證,纏綿不解,皆可化生濁毒。故清熱燥濕法可從源頭上遏制濁毒的產生和傳變。臨床用于渾身無力、舌苔濁膩、食欲下降、心煩、頭身困重、口渴口粘、惡心欲嘔等證。常用藥物為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梔子、龍膽草等,常用方劑為黃連解毒湯、葛根芩連湯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1.3.5 通絡散濁解毒法 濁毒深藏于臟腑陰血之內,易凝滯氣血,往往出現不同程度的絡脈瘀阻體征,如頭刺痛,頭暈,面色晦暗,唇甲紫暗,舌質淡紫或有瘀斑、瘀點,舌底脈絡迂曲,脈細澀。常用行氣通絡活血劑,并加僵蠶、烏梢蛇、水蛭、地龍等藥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驗案舉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田某,女,58歲。2014年6月5日初診。以間斷雙下肢浮腫3年余,加重伴乏力1月就診。主癥:乏力,雙下肢浮腫,惡心,食欲不振,大便干,兩日一行,尿中有泡沫,舌質暗,苔黃厚膩,脈細滑數。查:尿常規:蛋白2+,24小時尿蛋白1.95 g,腎功能:BUN 21.2 mmol/L,Scr 441 umol/L,UA 385 umol/L,CO 2 CP 19.2 mmol/L。西醫診斷為慢性腎衰竭,中醫診斷為慢性腎衰,證屬脾腎虧虛,兼有濕熱濁毒血瘀。治宜健脾補腎,利濕化濁解毒通絡。方藥:黃芪30 g,當歸15 g,土茯苓15 g,豬苓15 g,酒大黃9 g,黃連6 g,藿香15 g,薏苡仁15 g,僵蠶10 g,莪術12g,烏梢蛇9 g,炒白術12 g,熟地黃15 g,茯苓15 g,冬瓜皮15 g,陳皮12 g,清半夏6 g,砂仁6 g (后下)、甘草3 g。14劑,日1劑,水煎取汁300 ml,分兩次溫服。囑其低量優質蛋白、低嘌呤飲食。并予解毒化濁,活血化瘀中藥保留灌腸,方藥:生大黃30 g (后下),牡蠣30 g,公英30 g,丹參30 g,槐花30 g,芒硝9 g(沖)。14劑,日1劑,水煎取汁150 ml,保留灌腸60~90分鐘。2014年6月19日二診:患者乏力,雙下肢浮腫減輕,惡心減輕,納食增加,大便日一行,舌質暗、苔白膩,脈細滑。前方去黃連,加水牛角絲15 g(先煎)。14劑,水煎服,日1劑。繼予解毒化濁,活血化瘀中藥保留灌腸。2014年7月3日三診:患者乏力及雙下肢浮腫減輕,大便干,日一行,舌質暗、苔白,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細滑。前方去陳皮、清半夏,加生大黃6 g(后下)。14劑,日一劑,水煎服。2014年7月17日復查BUN 18.2mmol/L,Scr 358.2 umol/L,CO 2 CP 20.8 mmol/L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 按:腎臟疾病發展過程中,由于多個臟腑受損,氣化無權,升降失司,三焦氣化不利,水液輸布排泄失常,水濕潴留,濕蘊成濁, 濕聚成痰,水濕痰濁互結,阻礙氣機,阻塞脈道,血運遲緩,氣血瘀滯,郁久成毒。加之尿毒潴留,水濕痰濁瘀毒相互交結,膠著難化, 導致濁毒內蓄。濁毒蘊積于體內,導致陰陽失衡,氣血乖戾,加速腎功能惡化。所以濁毒既是導致慢性腎衰竭的病理因素,也是慢性腎衰竭發展過程中的病理產物。脾氣虧虛是慢性腎衰竭最早出現的證候, 且貫穿于整個病程,隨著其病程進展,尿毒癥毒素蓄積, 產生濕濁、 溺毒等病理產物,進一步影響脾胃之升降,即由脾及胃,以胃失和降為主要病機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出現脘腹飽脹、納呆、便溏、惡心、 嘔吐等癥狀,后期則脾腎俱損。故在治療時,首先要抓住脾虛這個根本,調補脾胃應貫穿于治療的始終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etube18日本第一次|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|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|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|blacked精品一区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