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醫大師的情懷風范背景‖致敬李佃貴教授
說不盡的醫療故事
道不盡的人文關懷
《醫師沉思錄》有聲敘事
之六
值此慶祝建國70周年和第35個教師節來臨來之際,我們有幸采訪了國醫大師、首屆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,河北省中醫院名譽院長、著名脾胃病專家李佃貴教授。李佃貴教授給我們講述了他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故事。
我出生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,
親眼見證了祖國七十年波瀾壯闊的復興之路。
李佃貴教授
一、對醫生職業充滿向往敬畏
1965年,十幾歲的我心懷理想,參加了縣里開辦的中醫培訓班。一頭扎進中醫知識的學習,真是求知若渴。培訓班畢業后,我被分配進入蔚縣的鄉鎮衛生院工作,如愿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。一次,我運用中醫辯證原理成功救治了一名膽道蛔蟲癥的小女孩,人民日報的采訪和報道,使我一夜成名,而此時的我,還未滿二十歲。
1969年,因表現突出,我有幸被組織推薦到河北新醫大學繼續深造。更進一步的學習,使我深感中醫文化之博大精深。在知識的海洋中,我廢寢忘食。畢業后,服從組織安排,留校工作至今。伴隨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,我的內心也充滿斗志。
二、與災區人民共患難
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。祖國需要我的時候到了,第一時間,我便主動請纓,跟隨臨時組建的醫療救災隊伍,奔赴災區。我已經記不清為多少傷者包扎止痛,也記不清在來回的奔走中受過多少的傷,更記不清是否有過片刻的懈怠和休息。無數生命被掩埋地下,等待救援,每過一秒,都是將他們推向死亡。生為醫者,唯有拯救生命,才是最高信仰。而與此同時,我的家中卻傳來噩耗,父親去世了。我強忍悲痛與眼淚,繼續未完的救援任務。自古忠孝難兩全,家里肯定需要我,但祖國更需要我。祖國與災區人民同在,我亦應與祖國同在。
三、以推進改革開啟我的院長生涯
1983年,我被任命為河北省中醫院副院長;1995年,我擔任新組建的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;1999年,我被組織調往保定職工醫學院任黨委書記,后兼校長;2005年,我被組織調回河北醫科大學,任副書記、正校級的副校長,并兼任河北省中醫院院長,同年被評委“全國先進工作者”。
依靠組織提供的平臺,我得以從不同角度審視事業發展中的問題,并對癥下藥,推進醫院管理體制改革,切身投入到醫療發展事業中。比如:在保定職工醫學院上任伊始,我經過深度調研,提出了“一擴二增三提高四改善”,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員工的積極性,在校生規模曾達2萬余人。由于工作突出,《光明日報》曾以整版報道。
再比如:擔任河北省中醫院院長時,醫院設備老舊,人才缺失,資金流轉困難,多種問題,紛繁復雜。我響應國家號召提出了“中醫立院、人才強院、特色興院”建院方針,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在全院員工的共同努力下,省中醫院逐步走上了振興發展之路,服務質量屢創新高。
四、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奔走呼吁
擔任省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25年,我每年的提案議案都圍繞振興中醫這個主題。多年來,為了河北中醫學院的獨立建制,我組織多位有志之士聯名上書,2013年,河北中醫學院終于恢復獨立建制,開展獨立招生辦學,風風火火的中醫學習熱潮在省內席卷而來。大力培養專業中醫人才,實現專業化,規范化中醫教學,為省內乃至全國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中醫新力量。
五、首創“濁毒理論”,榮獲“國醫大師”
雖然多年來從事行政工作,但是我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,多年潛心的研究和探索終于有了成果,首創的“濁毒”理論,打破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、異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變不可逆轉的理論束縛。
我以濁毒理論為特色,指導、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,主編各類院校教材10余部,學術專著40余部,獲批專利多項,獲各類科技進步獎30余項,共培養碩士生91名,博士生31名,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而祖國也沒有忘記我,2016年12月,我被評為首屆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;2017年6月,又被評為第三屆國醫大師。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國醫大師,也是唯一一位身兼國醫大師和教學名師的“雙師”。
六、我成長的背景是祖國
回顧走過的七十年,讓我驕傲的,不是“濁毒”理論,也不是“國醫大師”的稱謂,而是,五十多年的從醫生涯,真真切切地幫助過多少人,為祖國做過多少貢獻。我感恩祖國使我的生命有價值,感恩祖國對我的培育之情。
沒有祖國,就不會有我的一切。七十年來,我在祖國的庇護下,成長為仁心醫者,祖國予我以溫暖懷抱,我獻祖國以赤子之心。無數次我感慨,有幸生在新中國,有幸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。
我愛我的祖國。
審核丨周文平 范俊利
編輯丨齊曉萌